自信是我们事业和生活取得胜利的法宝。正是有了自信,人们才充满了睿智,才升腾起无尽的希望和动力。 整日得过且过,不思进取是对党的事业不自信的一种表现;成天瞻前顾后,怕苦怕累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自信的一种表现;一天欺上瞒下,急功近利还是对党的事业不自信的一种表现。这些种种行为,究其根源,就是对党的崇高理想失去了信心,淡漠了信念,进而丧失自信,有些甚至道德沦丧,违法乱纪。 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,周围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,对其成长起导向作用,同样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其身处的环境,具有表率作用。如果一个高尚的锐意进取的人,他会是他生活环境中的模范榜样,有形或者无形地引导和带领其周围的人共同成长进步。相反,如果一个违法乱纪的人,他欺上瞒下,阳奉阴违,甚至鱼肉百姓,贪赃枉法,势必会传染其周围的人,被他们效尤。这也是我们党近年来为什么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,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实践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之一,其目的就是重新树立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的自信,增强理想信念,进而改善社会风气,净化社会风气。 我觉得在深化党员教育活动中,重学党章、重读条例很必要,它可以给每名党员画出一道红线,使之不敢逾越,这是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。但我想,如果仅停留在此上,距离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党员还是很远的。我们每名党员应该自觉地重温一下我们党的历史,学习革命前辈和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,乃至生命这种大无畏精神。把自己的工作精神面貌、个人的得失与他们对比一下,它会触动你灵魂深处。只有你感觉到了你自己精神上的渺小,你才能成为你自己行动上的巨人。这种自发的,潜移默化的教育深刻而且影响巨大。 读党章党史方法很多。可以是观看一部优秀的电视剧,比如《彭德怀元帅》;也可以是读一本好书,比如《红岩》;还可以是听一场党史报告。不论是那种方式,前提是必须静下心来,抛开自己的失落与不满,抛开自己的春风得意,抛开自己的物欲横流等等,总之抛开一切,用心去读,用心去品。有人可能会说,我是领导,日理万机;有人可能会说,我是老总,整日应酬,时间就是财富。其实只要你有心去读,现在网络已经高度发展了,上下班途中,会议间歇,等带接待间歇等都可以把手机掏出来看一看,读一读。 总之,在重读党章党史中增强自信,争做一名优秀党员,既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切实完成的任务。
|